智慧校园连接智慧城市北交大校园一卡通享智慧生活
随着智慧校园的发展,北京交通大学校园一卡通功能越来越完善,为师生提供更多可能的智慧服务。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在校生拿着校园卡就可以在北京市内坐公交地铁了,实现了校园卡和市政公交卡的完美融合,一张卡校内校外无缝互通,卡片升级、功能升级、服务升级,彰显科技以人为本。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一卡通与市政一卡通的融合创新项目于2016年6月正式启动,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内一张卡,出校园一张卡,携带不方便且卡丢失成本较高等问题:学生卡与公交卡分属两个部门两套系统,无法直接互联互通,城市一卡通系统因财政补贴问题在高校又不得不独立运营操作,怀揣两张卡的师生希望信息化的改造能简化办理程序,达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目的。
在北京交通大学全力支持和主推下,2016年6月份率先完成校内校园卡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学校与新开普、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北京握奇公司、中国银行等单位通力合作、统一部署,采用一卡多应用的方式实现二卡合一,分批次完成一卡通后台、校园自助终端、卡片制作、机具读卡模块升级。
承建商新开普公司整合现有校园卡系统,与市政一卡通系统融合对接,让校内系统同时兼容校园一卡通和城市一卡通应用,完成校内所有终端实时联机及学生信息批量同步,自助终端支持双卡的查询、充值及延期圈存功能;为解决双系统不能同时制卡的问题,又设计开发了新型制卡终端,一次制卡即可同时写入校园卡及城市一卡通信息。至此,校内的发卡及用卡全部实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新版校园城市一卡通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改造,2016年8月底7000余名交大新生开始畅享双卡合一的校园市政一卡通,并逐步为教职工发放智能手环替代职工卡,校园自助设备已全部兼容城市一卡通所有功能,校园卡管理中心成为市政一卡通的校内服务网点,全面拓展了师生的用卡场景,补办卡流程大大缩短,业务办理更加便利,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截止17年底,已有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高校顺利接入一卡多用的校园市政一卡通系统,服务十余万名大学师生,智慧校园连接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无限可能。
你可能注意,身边已经有少部分人在“刷手机”坐公交、搭地铁和超市购物。原来,他们玩的是NFC手机,内置了ApplePay、Sam-sungPay、HuaweiPay、MiPay等支付工具。2017年,NFC向我们加速靠近:年中,iOS 11开放读卡器模式;年底,小程序提供HCE模式的NFC能力。2018年,NFC又将有怎样的精彩?RFID世界网记者专访了上海飞聚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建新先生。
刘全对接触式ID、RFID、MC-RFID在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进行了比较,他表示,“随着年限的增长,接触式ID的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由于RFID的数据准确性比较低,需要经常进行调试,它的维护成本始终都很高;而MC-RFID,本身的精确性很高,它是免维护的,所以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非常低。”
以NB-IoT为代表的物联网是否能实现深度普及?如何满足成本要求高、定制需求多、升级迭代快等物联网“特色”需求?创新维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物联网产业上游的初创公司,率先在业内推出了首款「基于SDR(软件定义无线电)的物联网芯片」解决方案,获得了业内广泛关注及好评。为此,记者采访了创新维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源为我们解答上述疑问。